龙年“催生”效应灵验了。“2024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超过了二孩开放后最高的2016 年。”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获悉,在2024甲辰龙年,该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分娩“成绩单”:全年分娩人次达21547。这个数据是该院创院以来最高纪录,占全深圳分娩量的12%以上,稳稳占据全市第一的位置。
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中心,记者看到了几个的“龙尾”新生儿,护士小姐姐正在为他们洗澡、抚触。分娩中心外面等候区,还有多位准爸爸和产妇家属在等候中。而在产科等候区,坐满了等候产检的准妈妈们。该院产科主任曹伟告诉记者,这不算是最热闹的时候。
该院过去各项数据最高的年份是二孩开放后的2016年,而2024年的多项数据刷新了2016年的历史记录:分娩数为21547人次;出院数为26052人次;门诊量为397557人次。
曹伟分析,龙年宝宝扎堆报到,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补偿性生育效应。前三年不少家庭的生育意愿被迫延迟,自2023年下半年起,这部分积累的生育需求开始集中释放,使得生育意愿回归,为分娩量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其次,龙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许多家庭希望能在这一年迎来 “龙宝宝”,从而进一步提振了生育热情。
在市妇幼保健院红荔院区,分娩中心显得静谧安逸,待产的产妇在丈夫的陪伴下,安静等候孩子的降生。而产科宽敞明亮,环境与多年前相比已经得到大大的改善,自2022年10月底福强院区产科病区开放后,以往产科床位紧张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善,大部分时间产科床位容量充足。
然而,龙年分娩量大增,仍有几个时间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床位紧张情况。面对这一挑战,医院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全院一张床”、“全科一张床”的方式,由医院、科室统一管理床位。在这种模式下,患者仍由专科收治,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只是病床的位置不再固定。简而言之就是:哪里有床住哪里,医生跟着患者跑。这样一来,医院大平台的床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切实保障了母婴安全。
曹伟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医疗运营模式已难以满足群众日益更新的需求。为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该院优化了产科门诊的就医流程,更新叫号系统,并于 2024 年底推进红荔产科门诊升级改造工程,增设抽血室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产房提供独立分娩间和家庭化全程陪产服务等个性化服务项目,打造了人文关怀科室。
近年来,高龄产妇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危孕产妇比例上升,妊娠并发症和内外科合并症比例升高,增加了妊娠和分娩的风险。而作为深圳市最大的妇产专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疑难危重产妇占比较大。
为了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质量,该院推行全周期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产科亚专科建设及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诊疗服务,建立了多学科诊疗模式,集合各学科专家共同进行孕期管理和救治工作。
据了解,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于2023年获得广东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24年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时还是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国家产科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国家重症孕产妇救治培训基地、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母婴安全优质服务示范单位。
目前,该院完成了全市产科联合体转诊平台的建设,雷竞技网址雷竞技网址为全市孕产妇的转诊和救治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渠道;多次组织面向全市开放的疑难危重症讨论,提升了全市产科对疑难病症的诊治水平。